• --
  • --
  • 校历
当前位置: 津桥首页 > 津桥新闻 > 正文
学校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赴石林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尹杨萍 来源: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按照《关于开展2024年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的相关要求,2024年6月25日至29学校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胡鹏、团委书记尹杨萍一行25人前往昆明市石林县开展“学思践行,挺膺担当”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图片1

探寻非遗文化之旅:志愿服务团探寻文化根脉,传承红色基因——

志愿服务团在实践活动中依次参观了石林县非遗文化馆、农民画馆“一支人民的军队”纪念馆和革命先烈张炽故居,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及民间艺术。

在非遗文化馆,志愿服务团深入了解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阿诗玛的传奇故事。馆内展示了多种非遗项目,包括传统手工艺、民间音乐、戏剧、舞蹈等,每一项展示都让在场师生们对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通过讲解员的解说,在场师生们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和传承责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图片1(1)

随后,志愿服务团来到了农民画馆参观学习。这里展出的农民画作品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朴实的艺术风格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画作生动描绘了农民的生活场景、节日庆典、农耕文化等多方面内容,既展现了农民艺术家的创造力,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参观过程中,在场师生们不仅学习到了农民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还会到了农民画在传承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3

紧接着,志愿服务团参观了“一支人民的军队”纪念馆。这里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英勇斗争和伟大成就。通过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及实物展示,志愿者们回顾了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奋斗和伟大牺牲精神。这次参观加深了师生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史的理解,增强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参观结束后师生们在纪念馆门口重温了入团誓词,激励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4

5

著名革命烈士张炽的出生地参观故居内的陈列,志愿者们了解了张炽同志投身革命事业的光辉一生,以及他为中国解放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张炽烈士的英雄事迹,激励着每一位志愿者要不忘初心,勇担时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6

在糯黑村志愿者们体验彝族撒尼人的民风民俗,参观圭山撒尼民俗博物馆,了解撒尼人的日常生活、祭祀用品及传统民居。这些经历不仅增进了团队成员对彝族文化的理解,更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融合。

在追寻红色记忆的过程中,服务团成员纷纷表示,要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和使命,发扬“敢为、能为、先为”的边纵精神。大家决心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增强各方面本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技与爱同行之旅:志愿服务团关爱儿童,帮扶绘制中国梦——

    2024年6月26社会实践关爱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在石林彝族自治县糯黑村小学举行。

活动开始,学校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胡鹏和团委书记尹杨萍代表学院向糯黑小学捐赠了图书、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校长胡永琴对捐赠表示了感谢,并承诺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

7

    随后,志愿服务团成员与学生们共同参与了文艺表演,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志愿者们还展示了无人机、机器人小车、AR眼镜等科技产品,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科技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8

    在活动中志愿服务团还进行了“民族大团结、共筑中国梦”的主题宣讲和十二生肖AR识别的科普小课堂活动,引导学生们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会在科技中学习传统文化,增强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9 

10

    此次活动不仅为糯黑村小学的学生们带来了实际帮助和科技体验,更重要的是传递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新机会,也让志愿服务团成员深刻领会到了乡村教育援助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之旅:志愿服务团深入调研,赋能乡村发展——

志愿服务团先后前往了五棵树村、阿着底村、矣美堵村、双龙广场开展了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之旅。深入农户家中,开展科技赋能乡村振兴问卷调查,了解村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科技问题和需求。

在五棵树村、阿着底村和矣美堵村,志愿服务团在各村党支部书记的介绍下,了解了当地的发展理念以及当地的支撑产业和目前发展现状。师生们实地参观了美丽庭院,学习了“庭院经济”的经济模式。同时,志愿服务团还深入特色农家乐、苹果种植园等产业,深入了解了乡村振兴的支撑产业和目前发展现状。 

11

在矣美堵村,志愿服务团与石林团县委工作人员以及矣美堵村两委委员王书记就乡村振兴的主题进行了深入、严肃的座谈交流

矣美堵村两委委员王书记介绍了矣美堵村的基本情况,分享了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他提到,矣美堵村依托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坚定不移地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在如何保持乡村特色的基础上,引入现代科技,提升服务质量,仍需不断探索和努力。 

12

志愿服务团师生们在会议中对于乡村振兴提出来了思考和感悟,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和建议。双方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科普教育,如何利用科技手段优化旅游服务,增强游客体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志愿服务团表示,将持续关注矣美堵村的发展状况,积极调动并贡献资源和力量,共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随后,志愿服务团开展了科技赋能乡村振兴问卷调查,调查村民在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以及乡村治理等方面面临的科技难题,并详细记录了村民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他们还向村民们宣传了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大家利用科技手段提升生产生活水平。 

13

14

志愿服务团走进石林地质博物馆学习地质知识,深切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神奇的创造力,并了解了科技在保护自然文化遗产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把这些知识应用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推动乡村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为提升当地居民的科技素养及普通话水平,志愿服务团在石林县双龙广场开展了科技研学以及推广普通话活动。志愿者们向当地居民发放普通话宣传册,介绍普通话的重要性。同时,服务团成员向居民们展示一些科技作品并进行了互动,如无人机、机器人小车、菌子识别软件和AR眼镜等,介绍了科技在农业生产力提升、农村生活质量改善中的重要作用,帮助他们认识到科技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让他们理解科技在推动农业生产力提升、农村生活质量改善中的重要作用。 

15

16

17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志愿服务团不仅深入探寻了中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及民间艺术的根脉,还在关爱儿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志愿者们不仅为乡村的孩子们带去了知识与欢乐,也为乡村的振兴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大家纷纷表示,将继续发扬“敢为、能为、先为”的边纵精神,牢记初心和使命,不断增强自身本领和能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