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校历
当前位置: 津桥首页 > 津桥新闻 > 正文
感悟创新中国力量,创造更加美好明天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课”
作者:陈娟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学期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紧扣全国两会召开的时间节点,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核心,组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深入学习全国两会精神,积极开展新学期“开学第一课”,共有69个教学班,4966名学生参与,做到本学期所有思政课教学班级全覆盖,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在组织“开学第一课”时,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将这些问题融入课程内容中,使教学更具针对性。方琼老师在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时,以“新学期、新规划、新气象”为目标,结合“中央一号”文件、全国两会召开等时事,展示“向春天出发”的中国新气象,以问题互动构建与学生间的心灵契合,打通情感共鸣,引领学生树立学习目标,自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积极践行使命担当。

2

贾委老师通过对国内生产总值(GDP)这个重要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深刻讲述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经济的稳定增长,不仅意味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也为我们每个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机会。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3

为提高“开学第一课”的教学效果,马克思主义学院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肖凌老师、顾海蓉老师等结合当代热点话题“人工智能的挑战”,通过算法偏见、失业问题、伦理和道德挑战、责任归属等方面为学生生动讲述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反思,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

4

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除了传统的讲授法外,还广泛运用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实践教学法等方式,引入Deepseek、春晚机器人扭秧歌等最新的教学素材,以“感悟创新中国力量 创造更加美好明天”“魔童闹海 风火少年”等为主题,讲述文化与科技的力量,让同学们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创新意识。

5

6

“开学第一课”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好评,通过充满仪式感的新学期第一堂思政课,不仅增加了课堂吸引力,还深化了对全国两会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学习和领会。在今后的教学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总结经验,砥砺奋进,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